2月27日下午,满载549位乘客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飞赴马耳他的首批包机安抵上海浦东、虹桥两座机场,其中还包括了一位出生在利比亚、尚在襁褓中的21天小男孩周懿轩。包机飞行任务历经近30小时,飞越了土耳其、俄罗斯、希腊、意大利等7个国家,航程达两万公里。从28日开始,东航将每天至少派出4架大型客机,直飞马耳他等地接回滞留比利亚的中方人员,预计每天将接回近1000位旅客。东航已在马耳他机场临时派驻商务代表,协助中国驻马耳他使馆撤离所有滞留的中方人员。东航确保一个都不落下,全部接回家。 目的地马耳他 今年春节,东航执行了埃及撤侨任务。执行首班飞行任务的东航总飞行师万向东介绍,从那时起,东航考虑到今后可能还有类似的紧急撤侨任务,因此从机组资源、飞机调配等提前准备了飞行预案。 利比亚局势一天天紧张。 2月23日,民航局通知东航,随时有可能对利比亚滞留的中方人员进行撤侨任务。“接到命令后,东航轻车熟路,事先安排了一批机组随时待命。”等待了将近一天之后,24日晚上8点半,民航局通知:紧急撤侨,目的地是突尼斯,第二天一早就起飞。 留给东航的准备时间相当短暂,但计划随后又有了变化。 “一开始不知道我们要飞马耳他。”万向东说,飞行部将突尼斯的飞行计划全部做完后,东航又接到了民航局的紧急通知,马耳他将迎来2100余位滞留利比亚的中方人员,其中有560-570人的目的地是上海。万向东说,考虑到不少旅客的目的地是上海,东航又是上海的基地航空公司,于是,东航决定改变飞行计划,飞赴马耳他接回上海旅客。 马耳他,是一个美丽的地中海岛国。但是,东航却从未飞行过马耳他航线。“地中海岛国,气候多变,又是没有飞过的机场,充满了未知因素。”责任机长、东航上海飞行部党委书记盛彪说,尽管马耳他机场的飞行跑道有3500米,有利于大型飞机降落。但是,岛国国土面积比较小,修建的机场非常节约土地,跑道中没有滑行道,不利于大型客机转弯。此外,这个机场大多停放的是小飞机,很少迎接大型客机。“我们的包机飞机翼展有63米,我们滑行的时候要千万小心,不要碰到小飞机。”即便如此,盛彪机长还是非常有信心,他说:“东航飞其他欧洲城市飞了很多年,此次配备的飞行机组都非常有经验,对航路状况和马耳他机场的净空环境、起降跑道做了详细的航前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连续备份2天 2月25日早上5点半,天刚蒙蒙亮,东航两架包机的乘务组、机组都已经集结。乘务组的空姐们都已经画好了精致的妆容,东航客舱经理李娴说,她早上4点起来就得化妆了。 然而,前方传来消息:由于地中海的海上风浪较大,从利比亚撤离的邮轮不敢夜航,无法离开港口,不能按照预订的时间抵达马耳他。飞行时间推迟到当天晚上6点以后。这时,全部集结完毕的机组、乘务组只能继续回家待命。“包机任务的飞行计划通常会临时改变,有可能凌晨就要出发,我们也只能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尽管回到了家,李娴还是无法休息。“下午还有任务,睡不踏实。”到了下午4点,飞行部又来电,邮轮仍然没有离港,飞行计划再次被迫推迟到第二天。 “我们当时还想过,是不是我们先飞过去等待旅客。”万向东说,不过,考虑到马耳他和中国有7小时时差,飞抵马耳他正好是当地的夜间时间。“一个陌生的机场,还是在白天降落比较好,安全系数比较高。” 3天内,3次被迫改变或者推迟了飞行计划之后。终于,直到2月26日上午9时18分,东航第一架包机A340-300从浦东机场顺利起飞。半小时后,另一架包机A330-300也顺利从虹桥机场起飞。 餐食保障充实 600份干点、400个面包、热食300份。其中,还配备了大量的八宝粥,饮用水和果汁。这是东航包机的餐食单,东航客舱业务执行部经理沈文君告诉记者,这一份餐单足够保证所有旅客吃饱、吃好。 “包机撤侨和普通航班很不一样。”沈文君告诉记者,一接到马耳他的撤侨任务后,她立刻向执行过埃及开罗的乘务组请教经验。“当地没有办法进行餐食的准备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上海提前把往返程的餐食准备好。”沈文君说,一般热食的最佳保鲜时间只有短短6个小时,此次从上海飞到马耳他将近13个小时,回程有11个小时,即使不计算在当地机场的逗留时间。6个小时后,这一份热食也就丧失了最佳口感。于是,配餐时,所有的热食都用覆盖了一层干冰储存,保持着最佳新鲜度,保证所有的旅客都能够吃上新鲜的热饭。 从开罗撤侨中的经验来看,当时开罗机场较为混乱,东航的撤侨包机在当地滞留的时间将近7个小时,旅客等待得非常焦急,也非常煎熬。“他们在机场吃不好,精神压力也比较大,直到上了飞机才松了一口气。”沈文君说,他们在旅客登机时就会了解他们是否进食,考虑到烘烤热食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防止旅客在机舱内长时间等待,东航也配备了大量的八宝粥、果汁,让旅客们能够先填填肚子。“同时,也采取了开罗撤侨的经验,东航从原先准备的基础上,又多准备了将近10箱水。 决定增派包机 在即将飞抵马耳他之前,总飞行师万向东和责任机长盛彪接到了民航局的最新指示,在马耳他的旅客将最终达到5000余人,这比原先预计的2100余人增加了一倍还多。原先,东航计划从今天开始,每天安排2架包机。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看来必须要增加飞机了。“盛彪说,目前,东航已经计划每天安排至少4架大型客机,每天早晚各飞2个架次,飞赴马耳他等其他城市迎接滞留利比亚的中方人员,这样一天可以接回近1000人。 北京时间2月26日21时35分(当地时间下午14:50)。在总飞行师万向东的亲自操控下,东航空中客车A340-300包机安全降落在马耳他国际机场。马耳他是个岛屿国家,机场和停机坪面积不大,跑道边的草地上还能看到飞机轮胎碾压后的痕迹。舱门一打开,一股冷风伴随着冰冷的雨点就灌进了机舱,只穿了工作服的机组和乘务组只喊冷。尽管气温和上海差不多,但是感觉上却是冷得多。机场很小,看上去冷冷清清,只有远处停靠了几架航班。半个多小时后,另一架东航包机也开始降落。 机务丁海雷、乔文军换上了从上海带来的反光背心,一走下飞机,密集的雨点打在身上,片刻浑身就湿透了,就连鞋子里也灌满了雨水。他们必须查看飞机的状态,以便可以保证飞机安然无恙地起飞。东航空保管理部经理朱斌将安检仪器架在舱门口。”尽管是包机,机场又欠缺一些安检设备,但是包机比普通航班的安检力度要更高。“朱斌是人称安检的”快手“,历经了今年春节的开罗撤侨。”旅客和我们的心情不一样,他们迫切想回家,我们的安检动作必须严格、必须快,不能让他们等待太长时间。“ 最小旅客仅20天 23时30分,旅客登上摆渡车,准备登机了。摆渡车门一打开,几位心急的旅客就跳下车,向登机客梯飞奔。其他急切的旅客也蜂拥而上。他们的衣服非常单薄,每个人就只穿了一件单衣,外加一件外套,在风雨中冻得瑟瑟发抖。 “在摆渡车门口分批放人。”朱斌当即决定。于是,随机安全人员高磊、曹寅栋、杨明浩就站在摆渡车门口协调秩序。另一架东航包机上的几位随机安全人员也赶紧跑到这里支援。渐渐地,旅客登机速度加快了,但在摆渡车门口的几位工作人员就被淋得像个落汤鸡一样。 客舱经理李娴和她的同事们事先准备填写好的登机牌,引导旅客从飞机尾部向前坐,仅用了20分钟,272位乘客全部登机。李娴说:“这简直是奇迹,平常普通的航班也要20多分钟。”她说,第一架包机也是为后面的包机积累经验,这些小技巧都能够在以后包机计划中使用。 这一批旅客都来自于浙江宁波世纪华丰公司,他们尚有400余同事还在邮轮上,等待着后续包机。在这批旅客中,东航包机迎来了最小的一位乘客,只有20天的周懿轩,他尚在襁褓中,正在安静的睡觉。 一上飞机之后,东航乘务组赶紧为他们送上了感冒药和水。工人们感激的说:“我们在沙漠中撤离,衣服穿得少,晚上冷得都感冒了。现在嗓子还哑着,你们真体贴。”20天的周懿轩也得到了乘务组的额外照顾。乘务组专门为他准备了飞机上的摇篮,还将他和一家人的座位调整到公务舱,让他们坐得宽松些。由于在地面等待的时间有点长,周懿轩饿得哇哇大哭。李娴赶紧给他冲了奶粉,小家伙一吃饱,又睡了。不过,小家伙不肯睡摇篮,一放下就哭,原来这一路撤离都是妈妈抱着,他已经习惯了妈妈的怀抱。 到了飞机上,渐渐放下了心事的工人们开始回忆起撤离一路的艰辛。“他们需要倾诉。”沈文君告诉记者,乘务组的同事们就主动的和他们聊天,这才让他们的紧张情绪渐渐缓解。 中国驻马耳他使馆参赞登上包机送行并向东航及包机全体机组人员表示深深感谢,并得知尚有1800余人还在邮轮上,等待撤离。据了解,除了涉及到签证问题外,马耳他是一个小国家,当地没有容纳2000余人的众多酒店,因此,等待撤离的中方人员一直生活在邮轮上,只有航班抵达时,才用大巴车将他们运送到机场。使馆工作人员表示,陆续赶到马耳他的还会有3000余人。 留守马耳他 东方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的生晓璐,是此次东航赴马耳他包机中唯一将留在马耳他的东航工作人员,他将一直守在马耳他机场,直到中方人员全部撤离马耳他。 今年春节,他也参加了东航的开罗撤侨任务。历经了2次撤侨,生晓璐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使馆、机场和代理公司,包括安检、旅客登机等全过程,尽量将飞机在当地机场的逗留时间减少到最短。“最理想的状况是,东航的飞机抵达马耳他,旅客在很短时间内全部上客。” 据生晓璐介绍,开罗撤侨时,当地机场又经历罢工、非常无序和混乱。“我们是临时包机,机场值机系统内根本没有客人信息。一个飞机有多少人,根本不知道。”那一次撤侨,只能在飞机上,和当地使馆工作人员、办事人员保持着电话联系。后来才知道,当时,旅客赶赴开罗机场相当艰难,从市区到开罗机场有14道关口要过,无法抵达候机楼。于是,东航的包机在机场等待旅客,等待了将近7个小时。 此次,东航包机吸取埃及撤侨的经验,派遣一位商务人员留守在马耳他机场。“我会提前组织好旅客,将他们的行李、安检、登机手续、登机牌全部办妥,等待包机的到来。”说生晓璐。不过,他还没有时间估计自己的留守生活,住宿、吃饭都没有着落,口袋里仅有临时借来的1000美元,而当地货币马耳他1里拉等于3美金,相当于20倍人民币。 北京时间27日凌晨03:25,在地面等待了长达6个小时之后,东航首架包机从马耳他机场起飞,飞向上海。 “欢迎乘坐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包机。这是东航奉国家指示,派往马耳他共和国迎接滞留利比亚中方人员的第一架包机。东航带来了伟大祖国的第一声问候,你们辛苦了……”在甜美温暖的登机广播中,东航A340-300客舱内掌声不断,更有旅客泪流满面。终于可以回家了。
(作者单位: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