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个人的悲欢喜乐放在社会大背景下,都是不值一提的琐碎事;然而一个行业的风风雨雨在任何背景下都值得一说。
回首2010年,中国民航业经历了地震,留下了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经历了空难,留下了深刻的告诫和沉痛反思;经历了延误,留下了吵吵闹闹和几记“重拳”;经历了航企的分分合合,留下了更大更强的实体……
2011年1月,民航资源网和盖安德咨询公司再次合作,组织“民航人最关心的2010年十大民航新闻”评选。本次评选调查,是从2010年点击数量最高、回复数量最高的民航新闻中挑选出17篇,通过公开投票形式,由广大网友真实评选出来!相关新闻的链接和说明请访问:民航人最关心的2010年十大民航新闻评选页面。
8·24,是一个中国民航人谨记的日子,这一天,42名同胞离开了我们,这一天中国民航最高的安全记录——5.75年,2102天被清零了;航班延误年年有,去年特别“火”;东上重组一直被关注,从未被遗落,2010年2月8日,中国民航史上首度涉及两家上市公司的联合重组终于尘埃落定,“新东航”首度亮相,由此确立了中国航空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这是网友热选的2010年十大新闻中前三条,诠释了业内外人士所关心的重点。从评选结果也可以看出,得票率较高的新闻更多的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更多2010年十大新闻具体排名及简述请参考下表
CARNOC “民航人最关心的2010年十大民航新闻”
排名
|
新闻
|
得票率
|
概述
|
1
|
河南航空VD8387航班降落接近跑道时断裂坠毁 |
91.18% |
对于民航业来说,任何一起空难都会成为一时的新闻热点。但对于此次空难的关注,除了对飞机失事中乘务人员和旅客的人本主义关注,对支线机场起降能力的质疑,和失事航空公司所注册地方政府的表现等,也使得这次飞机失事事件留给人们的反思超出了飞行安全这一主题,而也只有这样进一步报道、分析、反思,才能找出造成一起空难的更深层原因。
|
2
|
航班延误地服下跪道歉 乘客不睬执意要赔偿 |
83.33% |
每年关于航空公司与旅客争端的新闻事件都会占据我们盘点的候选新闻中的一大部分,而今年也有1/5之多,比往年更为值得关注的是:1)在所有的客服争端事件中,由于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直接导致的事件最为集中,占据了2/3;2)事件冲突的恶性程度越来越高;3)涉及的承运人也越来越多,从国航、东航这样的国家队,到川航、奥凯之类的地方及民营公司,都有涉及。大面积航班延误是天灾还是人祸?旅客打砸机场,是不是中国人的耻辱?
|
3
|
“新东航”首度亮相 民航确立三足鼎立格局 |
79.41% |
人努力,天帮忙。可喜可贺,再接再厉。
|
4
|
民航局再下猛药 首次曝光航班延误具体情况 |
69.61% |
伴随因航班延误引发社会关注的愈演愈烈,对于航班延误的反思及应对措施也就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焦点。然而针对同一问题却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反应:社会在发问,航班实际正点率低至30% 中国民航怎么了?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给出的回应却是:中国民航航班整体正点率仍居国际前列,正常率高于80%。如果不能正视问题,那么怎么能够诚心诚意地去纠正问题呢?
|
5
|
深圳航空获得10亿元注资 国航掌控51%股权 |
68.63% |
企业行为?政府行为?不管怎样,这个时代,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兼并重组总比踏踏实实地做实业来的快得多!
|
6
|
民航禁令升级 整改航企终结地方“玩航空” |
68.63% |
前一次“航空公司热”,已经证明是个失败。现在禁止成立新公司,未必就是聪明。在似乎延续去年的国进民退之潮中,低成本与民营航空的经营环境不很乐观。
|
7
|
民航局回应飞行员资质造假旧事重提为告诫 |
63.73% |
不在乎旅客性命的人,还会在乎什么?
|
8
|
“机票代理费”18个月后或将在中国彻底消失 |
59.31% |
参考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的势态,再固守原有的经营模式和业务“地盘”的企业,不进行自身的变革,就只有被淘汰。
|
9
|
胡锦涛与萨科齐会谈 中国订购102架空客飞机 |
58.33% |
关键看吃进来之后怎么消化吧?
|
10
|
南航引进第400架飞机 机队规模跻身世界前六 |
56.86% |
什么时候能在“盈利能力最强企业”的排行榜,而非“规模最大”、“资源最多”的排名上出现一些中国公司的名称,那就太好了!
|
(责任编辑:管理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