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消息:飞机的可维修性在航空公司的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 S.A.)也始终坚持提升其E-喷气飞机系列的可维修性。70-120座级的E-喷气飞机系列与空中客车(Airbus S.A.S.)、波音公司(Boeing Co.)等公司的竞争机型相比平均减少了15%-20%的维修成本。综合设计、客户信息反馈、最新维修标准的采用等都是促使该系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欧洲、非洲及中东地区客户支持与服务副总裁莱昂德罗·莱亚(Leandro Laia)表示,“在2004年到2009年期间,公司E-喷气飞机系列产品的定期维修成本下降了10%。”这仅仅是开始。近期,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就其评估项目发布消息,表示将进一步延长飞机的检查间隔至750飞行小时,并成倍上翻。 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位于巴西的总部,飞机支持人员与飞机设计工程师共同使用一个大型数据库,使飞机的最初设计与售后支持实现无缝连接。莱亚强调说,“E-喷气飞机系列的维修计划中有一个持续改进项目,其宗旨就是降低飞机维修成本、增强飞机的可用性。”
客户反馈是数据库非常重要的数据来源。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为此采取了多种方法收集客户信息,并传达给公司的工程师。例如,公司每年都会召开为期五天的维修成本研讨会,如莱亚所言,此类研讨会有助于促进“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客户分享经验并交流意见”。研讨会结束后,公司的各类专业工程师团队会集中研究一些特别项目。抛开现场反馈不谈,E-喷气飞机系列产品之所以能够拥有卓越的可维修性,离不开成功的预设计。莱亚回忆说,“在设计E-喷气飞机系列的过程中,公司大量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以验证维修任务和检查维修位置。” 工程师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维修的方方面面。在相互独立的外场可更换单元(LRU)中发现了之前机型所使用的多项功能或系统。这些功能和系统已转变为高度集成的电路模块,并含有完整的内置自检测功能,可帮助技术人员发现并排除故障。此外,在发生故障时,技术人员可通过中央维护计算机查找、排除故障。计算机会在驾驶舱显示故障信息,可根据《故障隔离手册》找出发生故障的系统或部件。莱亚强调,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都是要增强飞机的可用性。 MSG-3方法是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最新的行业维修标准。 维修指导小组(简称MSG)是专门研究如何制定维修计划的国际工作小组。莱亚表示,“MSG方法是一种面向任务的概念,将定期维修任务聚在一起形成小组,并分配小组的维修间隔。” 同时,也会从安全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故障原因,这样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延长维修周期。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根据MSG-3方法2001年修订版和2003年修订版分别为E-喷气飞机系列的E-170/175和E-190/195喷气飞机制定了维修计划。 E-喷气飞机系列的定期维修包括近1,000张工卡。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推出了“最大允许间隔”(MAI)的全新理念,摒弃按轮挡时间实施维修的方法,改为评估各项维修任务的最大维修间隔。该系列的工卡主要划分为600到53,000飞行小时不等的维护间隔。莱亚表示,公司现已延长了这些维修间隔,“从最短600飞行小时延长到750飞行小时,并成倍上翻。” “最大允许间隔”理念的最主要优势是可以进一步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维修计划。 例如,“均衡维护”方案将普通检查分类,划拨到一夜即可完成的工作小组中统一执行,进而缩短飞机停飞时间。这种做法也可更好地协调定期维修要求与运营商资源。 另外,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从运营商处收到的现场维修反馈信息也是非常有用的,是维修计划所取得的进步的实际证明。莱亚指出,“根据抽样结果,部分组件会有其独特的检查间隔或更换间隔”,同时,他很高兴看到业界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飞机大修目标间隔视为指标。
(责任编辑:管理员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