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主页 > 专家视点 > 刘晓倩 > 正文

中国劳动制度30年

2011-07-28 10:53 来源:航行网 作者:刘晓倩 阅读: 次 我要投稿

 

1978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会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为随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也为劳动关系的变革提供了前提。当时的劳动关系还维持在计划经济的状态,用人单位的经济性性质为全民所有制和带有全民所有制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劳动者也是全民所有制固定工身份的职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安排得以实现。
 
1979
1979年,虽然全民所有制企业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用人单位的类型开始向多元化发展。随着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个体经济形式出现,当然当时还没有涉及到个体经济组织成为雇主雇佣劳动者的情形。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变为用人单位之一。
同年10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讨论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座谈会发表讲话,为知青回城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方向性的指示。
 
1980
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即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这一就业方针的提出,是我国就业政策的重大突破,是我国就业制度的转折点。“三结合”就业方针的提出和实施一方面是迫于当时严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和当时刚刚起步的经济体制改革相呼应的。
此外1980年劳动领域的一个小小动作就是在休假制度方面,当时的国家劳动总局联合财政部发出了《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对1959年原劳动部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补充,明确了婚丧假期间的路费、工资发放等事项,这一规定至今依然有效。
 
1981
1981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关于广开就业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松动了我国“统包统配”的政策。在用工主体方面,国务院于1981年7月发出《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要求保护个体经营户的正当经营、合法收益和资产,规定个体户经工商局批准可请1至2个帮工,个体技师可带最多不超过5个学徒。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个体经济组织成为劳动关系中的合法用工主体提供了依据。
另外,3月14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对职工探亲待遇问题进行了新的规定,替代了1958年的暂行规定。并且3月26日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制定〈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实施细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对职工探亲待遇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且此规定至今依然适用。
 
1982
1982年,最值得注意的就是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且规定了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等基本的权利义务。还在规定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同时,明确了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此外4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也有非常大的意义,长期以来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奖惩职工的依据,并且对其他类型企业的劳动纪律的制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此条例已经在2008年1月被废止。
 
1983
1983年,劳动人事部2月22日发布《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当时的以固定工为主体的用工制度,事实上已成为一种无条件的“终身制”,它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结合一体,形成了“铁饭碗”、“大锅饭”的严重弊病。试行劳动合同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真正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并且明确劳动合同制的基本特征是,用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义务与权利,实行责、权、利相结合。把劳动合同制与经济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职工个人来说,只要积极劳动,工作就有保障,并能多劳多得。劳动合同制是用工制度方面破旧创新的一项重要改革。
 
1984
1984年,劳动人事部3月20日发布《城镇待业人员登记办法》,开始对城镇待业人员进行统计,是我国劳动统计工作的。当时还没有提出失业的概念,但这一办法是以后的失业登记制度的建立的前身。
 
1985
1985年,国务院1月5日颁布《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决定从当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国家对企业的工资,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
 
1986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四部条例,第一、《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其明确要求“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除国家另有特别规定者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用工形式”,成为建立以劳动合同为依据的就业形式的重要标志。第二、发布《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规定“企业招用工人,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并规定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内部招工,退休工人“子女顶替”的办法不再实行。第三、发布《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对可以辞退职工的情形进行了详细规定,此规定现在已经失效。第四、发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为今后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发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确定了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对企业经营重大决策的审议建议 权对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审查同意权;对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大问题的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企业领导干部的职权;民主选举企业管理人员的职权。
 
1987
1987年,国务院7月31日发布《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劳动争议仲裁和审判制度。
12月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专门对尘肺病的防治做出了规定,是安全卫生领域的一个进步。1987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规定退伍义务兵的就业,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安置工作的情况设置退伍军人安置机构或者指定人员负责义务兵安置的日常工作。并且,同年劳动人事部发出《严格禁止招用童工的规定》,对使用童工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制。
 
1988
1988年,全国人大于4月13日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在该法律中国家第一次通过立法形式,对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的性质、内容、职权作了明确的规定。
另外,同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女性职工的劳动保护做出了专门规定。
 
1989
1989年,国务院6月17日 发布《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劳动争议调解,但是劳动争议作为民事争议的一种仍然受到其中的调解原则等方面的影响。
 
1990
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其中明确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该规章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并且该规定中用列举的方式详细说明了每一种工资种类包含的具体形式。并且列举了不列入工资总额的事项范围。
同年7月12日, 劳动部令发布《工人考核条例》,在部门规章的法律层次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考核制度做了详细的规定。
另外,为了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促进劳动者就业,11月22日,国务院发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对当时的劳动就业服务活动进行了一定的规范。
 
1991
1991年,7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其中所谓的“农民工”是指“企业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是指从农民中招用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人、包括从农民中招用的定期轮换工”,当时的招用要在国家的劳动工资计划内而且要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录用手续,是具有鲜明的转型特征的一项法规。
同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可以认为这是我国年休假制度的雏形。
 
1992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工会法》。该部《工会法》是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后,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会工作面临如何转轨以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形势的需要这样的背景下,对1950年《工会法》作出全面修改而重新颁布的,它继承了1950年《工会法》的基本框架,同时增加了工会的性质、地位、任务以及权利义务等重要内容。
同年,全国人大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对女职工的权益保护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并且7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其在规定企业享有劳动用工权、享有人事管理权的同时,明确规定企业享有工资、奖金分配权。
11月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这也是劳动安全领域的一部的重要立法。
 
1993
1993年,12月29日通过《公司法》,引领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深刻影响着企业中劳动关系的状况。另一重要的劳动制度是1993年7月6日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明确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紧接着9月23日劳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成为今后十几年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同年,劳动部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对最低工资制度予以明确,“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者工资的差别比较大。所以并不实行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而是由省级政府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予以确定。且11月5日 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企业都应编制工资总额,并且将工资总额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和同级劳动部门。并且要求在应在进一步改进完善工效挂钩办法的基础上扩大挂钩面。经财政部门认定的亏损企业,可实行工资总额与减亏指标挂钩的办法。12月21日,劳动部发布《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明确了劳动工作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要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全面推进劳动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体制。
当年还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其中对于商业秘密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义务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以及《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和《劳动监察规定》,其中《劳动监察规定》明确了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的职责和权限。
 
1994
1994年是劳动制度的建立之年。1994年7月5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随后劳动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规章,9月5日劳动部颁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11月14日劳动部发布《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12月1日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12月6日出台《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对工资支付中的支付规则、保障措施、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规则进行了明确。12月9日劳动部发布了《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对其进行特殊保护,同日公布《就业训练规定》,通过规范就业训练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促进就业的质量。12月14日劳部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对综合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适用和审批过程进行了规定。12月26日劳动部发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劳动法》及其配套的规章的出台基本确立了我国包括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制度、以及工资分配、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安全卫生、集体合同制度等各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劳动制度。
 
1995
1995年,在《劳动法》生效之后,劳动部先后出台了“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劳动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的规定。
    同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74号令决定我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从5月1日起实行每周40小时五天工作制。
8月17日,总工会发布《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在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协商、主持劳动争议调解、参加劳动争议仲裁、代理职工参与诉讼、参与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1996
1996年,1月22日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外经贸部发布《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其中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也是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产物,某些条款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0月31日劳动部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对解除劳动关系时的商业秘密、违约金、档案转移等问题进行了规定。同时劳动部发布了《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依据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予以了明确。
 
1997
1997年,7月3日劳动部发布《关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目的是使得劳动合同制度能够更加规范的运行。
 
1998
1998年,1月6日劳动部出台《职业介绍服务规程(试行)》,对职业介绍部门的工作进行了规范。另外,1月26日劳动部《关于企业实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中履行劳动合同问题的通知》中对企业实施股份制和股份制改造中的劳动合同变更、履行和解除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1999
1999年,5月1日我国首次实行七天长假制度。随后,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每年五一、十一、春节三个节日都可以有七天假期,此制度一直运行直到2007年被修改。
 
2000
2000年,为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11月6日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实行董事会、经理层成员按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等方面做出了规定。11月8日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令第9号 发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其中第三条明确指出这里的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这里的“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并就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协商代表、协商程序和审查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2001
2001年,4月30日出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对仲裁和诉讼的衔接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解释,也对一些理解有困难的劳动争议问题进行了解释,影响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发展。
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通过《工会法》,对1992年《工会法》的内容作了44项修改,修改后的《工会法》,突出了工会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规定了工会实现维权职能的基础条件等等。对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协调劳动关系、规范工会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2002
2002年,3月21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为建立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进行了规定。
9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在贯彻执行该通知的过程中,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1月公布《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以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为下岗人员再就业提供资金支持。
 
2003
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政策原则,规定了六方面的政策内容,包括: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规定以及不合理收费等;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权益;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居住条件及工作环境;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做好跟踪服务等方面。
2003年6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7月31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8月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及其他相关政策的补充通知》。总之,这一年政府对于下岗工人再就业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来予以支持。
 
2004
2004年,1月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试图规范作为基本养老保险补充的企业年金制度。
2004年各部门加大力度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9月6日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集中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的紧急通知》。
同年11月1日国务院公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实施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12月3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废止了1993年劳动部的《劳动监察规定》,对劳动监察的立案受理、调查检查、案件处理程序等方面做出了详细地说明。
 
2005
2005年,1月1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意见》对劳动监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2月2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出台,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 。1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进行指导。
 
2006
   2006年,1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为基本原则,在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等诸多涉及到农民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上做出了规定。
同年8月14日,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6〕6号,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法院审理在劳动争议案件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具体了的解释。
 
2007
2007年,多部法律被通过并公布,对劳动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实施),我国80年代以来形成的劳动合同制度,通过解体固定工制度形成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机制。但是,劳动合同制度在其发展的20余年历史中,也形成了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短期合同、以及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违约金、劳务派遣等诸多弊端。为了修正这些弊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并通过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进而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经过众多经验借鉴、智慧碰撞以及利益调整后,正式出台。 8月30,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8年1月1日施行),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有关促进就业的专项法律,对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失业援助、就业服务于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12月29日 主席令第八十号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我国劳动领域的第一部程序性法律,首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重视“调解”,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调解有利于促成当事人相互妥协以维持连续的劳动关系,而且调解方式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把矛盾解决在萌芽中。其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利用程序法的特点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尤其是对于拖欠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通过采取“支付令”、 “一裁终局制度” “先予执行制度”等方式对劳动者权益给予以了充分保障。再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延长了诉讼实效,该法第23条明确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更改了原来60日的时效限制,使当事人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都享有胜诉权。
这一年国务院也出台了几个重要的行政法规,2月14日,国务院令第488号,国务院发布《残疾人就业条例》,对残疾人就业政策以及就业援助服务进行了一系列规定,并且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有利于残疾人的就业。4月9日国务院令第493号公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利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及时处理。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总算使得早在《劳动法》中就提出的带薪年休假制度真正可以实行。同日,国务院还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之中,同时缩短了5月1日劳动节的休假天数,使得多年来的“五一”黄金周不再存在。
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4月28日发布《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6月1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通知》,8月17日发布《关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最低工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2008
2008年,值得注意的不是法律的出台,而是法律的实施,1月1日《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这三部法律的实施劳动制度的完善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然,2008年也有一些重要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出台。9月18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作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其应有的作用是结合劳动政策对《劳动合同法》确定的法律框架予以明确和细化,通过国家行政调整劳动关系,实现立法目的。其依靠于《劳动合同法》,在遵循立法本意的情况下,对相关条款进行了具体性、执行性的规定。
在机构整合的背景下,2008年原人事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合并组建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9月18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第1号令《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出台,对带薪年休假的具体计算折算办法、休假待遇、未休假的补偿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另外,在倡导和谐劳动关系的背景下,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例旨在构建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是针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而专门制定的,其中很多的创新性规定都是为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产生,在督促劳动关系合法化的主旨下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分隔线----------------------------

 


航空资讯快报


品味顶级商务舱酒吧 航班旅途消遣绝佳选择 品味顶级商务舱酒吧 
图1:阿联酋航空公司空中客车A380客机上的酒吧。 2011年7月25日...[详细]

 


受雷雨影响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多个航班延误 受雷雨影响 成都双流
图1:机场大厅人群资料图片 从今(29日)天凌晨开始,成都双流国...[详细]

 


北京29日上午再降大雨 部分航班延误或取消 北京29日上午再降大雨
图1:截至7月29日09:2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班延误情况截图。(...[详细]

 


供电故障 福州开往厦门D6223动车趴15分钟 供电故障 福州开往厦
图1:林先生和两名同事当时就在D6223动车上。 核心提示:昨(27...[详细]

 


美国国会可能批准重启太空核动力项目 美国国会可能批准重启
据中国国防据科技信息网消息 ,美国今日航天网2011年7月25日报道...[详细]

 


一摩洛哥军机坠毁80人丧生 因天气不佳造成 一摩洛哥军机坠毁80人
据中央社报道,摩洛哥医院和军方消息人士说,一架军用飞机26日在...[详细]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心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